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通辽站长网 (https://www.047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要闻 > 正文

徐小平:中国创业黄金十年已结束 白金十年扑面而来

发布时间:2018-12-07 00:24:32 所属栏目:要闻 来源:火星财经
导读:(原标题:徐小平答王峰十问:中国创业“黄金十年”确已结束,“白金十年”正扑面而来!) “创业黄金十年结束论,就是一种创业恐惧症。” 对话时间:11月30日20:00~23:30 微信社群:王峰十问智库群 对话嘉宾: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对于基金,最爽的日子是当我们一期期基金开始有了丰厚的退出回报之时。其余的日子,可能都不会真爽。真格在刚成立的那几年应该说是过得很爽,因为我们像公牛闯进了瓷器店,用一套全新的打法、用种种和创业者非常亲近的方式,结交了大量优秀的创业者,也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但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投到最好的项目,获得最高的回报。

随着中国创业黄金十年的深入发展。投资机构越来越多、投到顶级项目的投资人也越来越多,就在我们身边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项目。这时候,我的压力就开始日益显现,过去有一句话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无论名声如何,最终检验真格基金胜负成败的其实就是一个字——回报。我和王强闯入投资领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那叫“吃饱了撑的”,但没想到现在却为投资业绩,而日夜操劳,导致消化不良。

真格机构化之前,我和王强投资都是用自己的钱,亏了就亏了,回去顶多给老婆跪搓衣板而已,还不至于要面对众多LP和公众来汇报我们的成绩单。但现在,真格名声在外,基金的表现时时刻刻在众目睽睽的检视之下。所以,我承认我失去了当年投资那一份潇洒——那份“帮助年轻人”的“亏就亏了”的潇洒,我们开始更多考虑投资回报。

王峰:我一直相信这个观点,一个时代造就一批人,不只是创业,对VC亦是如此。雷军说“顺势而为”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在VC领域,是最早的一批技术创业者就了IDG的周全和熊晓鸽,电商成就了红杉中国的沈南鹏,因为他做成了携程看懂了电商,而移动互联网成就了经纬的张颖,他和很多PM走得很近,甚至O2O还成就了金沙江的朱啸虎,不同投资风格、投资方向的创投机构派别不同,时机不同,打法也是不同。So,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什么成就了徐小平?第二,每一个VC都成长于某个创业爆发期,那么,什么样的VC能实现跨周期发展?

徐小平:你提到的这些创业者,都是非常伟大的投资人。他们投出来的项目,无论从成长速度,还是资本回报率,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面对这些大家,我自己心情复杂,思绪分裂。一方面为他们感到震撼和自豪,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无能和渺小。当然我可以说,他们为所有投资人树立了辉煌的标杆,但另一方面,这些标杆看上去是那么难以逾越,高不可攀。

进入投资圈,固然是我职业转型的亮点,本以为逃离了和俞敏洪周旋的世界,没想到却跳进了沈南鹏,张颖这些高手林立的江湖。人人都说跨行好,岂知跨行更烦恼。但无论如何,与这些伟大的投资人同行同伍,也给我的人生带来新的目标与追求。

至于你说“什么成就了徐小平”。我想,应该就是我开始做天使投资以来,对中国创业者的一种毫无保留,全身心的信念与支持。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我甚至可以用一个极端的词来形容—自杀式的投入。自杀式投入,就是忘记保持现金流健康循环的投入。就是这种破釜沉舟的信念,让我在创业者当中赢得了一定的信任。

我投资之猛,,曾经达到了个人现金流困难的地步。我曾经把我这种窘迫状态跟某位顶级投资人聊过,没想到也引起了对方的共鸣,因为ta也处在相同的困境。一项投资,动辄就是百万级的数目,一旦投入要想退出,起码要等到3-5年的时间。而中国的创业机会,是按小时,纷至沓来,目不暇接。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你就时刻刻处在无法抵抗的诱惑之中。当然也有一年只投几个项目的所谓的“理性投资人”,但我就是那个看见我认可的创业者不可克制的激情投资人。回看我走过的投资道路,我的信念与真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什么样的VC能够跨周期发展?在跨周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谁轻信创业黄金十年的消失,那谁都有可能跟着消失;但如果谁能够相信白金十年的揭幕,那么他们就能够攫取新时代的红利。假如要我给任何人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对创业者、尤其对于一个投资行为要延续若干年的VC来说是很重要的。那种居安思危、相信未来的基金能够实现跨周期发展。

“俞敏洪是大和尚,我和王强是二和尚、三和尚”

王峰:第五问,让我们再次谈谈新东方吧。老师,这里我们先将您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作为对话前提。作为历史上一名不用寻常的创业者,很多问题想必您感同身受。在我看来,创业者遭遇两种状态时刻最难:一个是启动时的从0到1,没钱、没人、没产品,没有客户,99%的人根本迈不开这关键一步;很多大公司出来的高层都有这个问题。他们习惯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优越感。另一个状态,则是初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快进入停滞期,瓶颈来了,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做到增长,无可奈何。一定意义上来讲,后者更加痛苦,所谓成长的烦恼。新东方创立的20多年里,中间有没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滞期和徘徊期?这对今天的创业者也有启发。

徐小平:在某种意义上,新东方十年,也就是我在新东方的十年——1996到2006,我们还真没有遇到过什么停滞期和徘徊期。我记得2000年新东方和联想合作,成立新东方联想教育在线。有一天,该项目的一个新东方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徐老师,某住宿班是不是还有空位?我说没有了,真个没有了,就是俞敏洪的外甥来也报不上。我那个同事说:好,现在即使是俞敏洪的外甥报进来,也要把他给踢出去,把位置空出来,因为这是柳传志一个亲戚要报名。这个故事里我这个朋友有没有假借柳传志的名义我不知道,但这个故事完美的体现了新东方那十年的黄金岁月。

王峰:敏感问题来啦。因为《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对当年新东方的故事如数家珍。但那毕竟是您参与投资的一部电影。创业难,团队合作更难,我听说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三人之间的争吵远远比电影里的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多得多,凶得多。哈哈。当年你们三人意见不合的时候,除了争吵这么有效的手段以外,是怎么达成统一的?

徐小平:中国创业黄金十年已结束 白金十年扑面而来


新东方三大佬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