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负债260亿资不抵债,对供应商欠款比贾跃亭高,或破产重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金立负债260亿资不抵债,对供应商欠款比贾跃亭高,或破产重组 撰文/牛耕 吴勇 唐煜 编辑/ 赵艳秋 今天,在金立手机的历史进程中,是颇为黑暗的一天。有金立供应商告诉AI财经社,今天,金立开了银行债权人会,,几乎所有银行都同意金立进行破产重组。 01 两次找到刘立荣 一位金立的供应商对AI财经社说,在今年9月和10月,他分别去香港见了刘立荣。第一次在一个并不高档的酒店里,刘立荣看起来很憔悴,他要了一份便当,与前来要债的供应商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根据当时外界流传的说法,金立已经欠下了200亿元的债务,这也是令很多供应商费解的地方,一家前几年还有利润的公司,为何会突然欠下如此巨额的债务。刘立荣告诉他们,金立一直在负债经营,只是外界不知道。 刘立荣说,内部股东有矛盾,公司内部不团结,并当场表达了对供应商的愧疚,“他说他今年46岁,还有几年,希望再给他机会。”这位供应商回忆,刘立荣当时还不想清算,而是希望能够重组,要供应商配合他。 供应商们也愿意金立重组,毕竟重组,他们就有希望拿到欠款。供应商们当场表态,“即使金立倒下了,但刘总不能倒下,供应商会支持刘总”。其中的一些供应商与刘立荣合作了10年、15年,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让刘立荣非常感动。 刘立荣 这位供应商没有问刘立荣赌博的事情,“当面不好意思问”。不过,另一位供应商中途和刘立荣去外面转了一圈,抽了一根烟,问了关于赌博的问题。不过其他人并不知道刘立荣当时如何回答。 也是在这次见面中,刘立荣对供应商称,其持有的微众银行3%的股份为代持。 刘立荣当时还表态称,10月28日将是他的一个难关,因为金立2016年发行的10亿元债券就要到期了。 今年10月,一群供应商到金立的深圳总部楼下讨要欠款,在协商的微信群里,一位金立高管说,金立2016年发行的10亿债券,在做了大量工作的情况下,仍然有4.8亿份额的持有人要求赎回,公司目前无力应对这个4.8亿的回购需求,10月28号这个债券将会因此出现违约。这意味着,刘立荣最终没能度过这道难关。 第二次在香港见到刘立荣,这位供应商感觉刘立荣“精神了一些”,但刘的说法与之前有些出入。这位供应商觉得被刘立荣欺骗了,“不然怎么会是这样子的结果呢?” 这位供应商与金立之间的业务往来是在2013年,不过拖欠账款的情况在之前很少发生。而且之前的账期都是60天,最多也就推迟十天半个月付款,到后面账期就变成了90天。 他发现金立有问题是在2017年5月,原本5月份要还的钱,直到10月份还没有半点动静。他当时找金立的采购和财务部门,“你哪里能见得到刘立荣”。这位供应商与金立做了五六年的生意,也只在开会的时候远远地见过刘立荣,只是没想到现在因为债务问题,他和这位知名企业家有了面对面的机会。 这位供应商在发觉金立拖欠账款的问题之后,与五六个熟悉的供应商建了个群,讨论问题如何解决。聊着聊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直到现在,群里面已经有100多家供应商。 有供应商在2018年1月对金立提起诉讼,7月份法院判决。尽管供应商赢了官司,但法院的说法是,金立没有可执行的财产,该封的封了,该抵押的抵押了。 今天中午传出来的消息,今天金立开了银行债权人会,几乎所有银行都同意金立进行破产重组。“我们也同意,没有办法。破产重组比清算能拿到多一些。”一位供应商说,但破产重组的时间漫长,“没有个两三年是搞不定的”。 而上述供应商今年不得不贷款运营。“我们去外面借债都借了几百万,每个月都要付利息。哎呀,说起来都是泪啊!”他一声叹息。他之前赚了一点钱,现在全部搭进去了,“我们以前很良心地在经营,现在倒成了负债经营。” 02 匪夷所思的蜕变 不同于乐视,金立这次牵扯供应商的盘面很大,乐视拖欠每家供应商的钱大都是几十万、数百万元,金立却拖欠几亿、数千万元之多。这些供应商很多是实体经济,有工厂,涉及工人的饭碗和就业。但金立并非上市公司,它的运营状况外界很难一探究竟。在这一年中,供应商对金立的疑问越来越多。 第一个疑点是钱都去哪了? 2016年10月28日,金立发行过一次规模为10亿的私募债,披露了金立的营收状况,直到2017年上半年,金立的营收为150多亿元,净利润为7.6亿元,现金余额也还有10.3亿元。 “刘立荣说他营销花了60个亿,又没有公布具体花在哪里了,你信吗?”一位金立供应商反问AI财经社,“请几个明星打几个广告,要花这么多钱?”金立之前几年的营销费用大概在10亿元左右,突然变成了60亿元,让他们难以接受。 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金立负债额之高——传闻260亿元,而如今金立所有资产加起来也只有200亿,这意味着金立已经资不抵债。“你用脑子想想,哪个企业的老板会让公司负债260个亿?何况还是老谋深算的刘立荣。”上述供应商怀疑刘立荣没有讲实话,刘立荣也没有公布过金立的财务报表。而抱有此种心态的供应商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直指刘立荣转移资产、洗钱。 第二个疑点是关于重组传闻。 在这一年中,供应商一直在期盼金立的重组消息。在各种消息中,最令供应商关注的是金立或将引入国有背景投资。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出,这家公司资金在800亿元以上,双方已成立重组小组,在未来几周制定重组方案,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金立起初谈论公司重组的进展以月为单位,后来变成了以周甚至更为密集的速度。有时供应商甚至会被告知,已经谈妥了,就等刘总签字了。”在被反复告知重组消息近一年后,一位供应商对AI财经社质疑,这些接手方真的存在吗? 第三个疑点是,刘立荣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这一年来,中小供应商有些已经因为金立的欠款,濒临倒闭了。即便如此,他们仍在努力借钱想办法把生意运转下去。只要能运转,他们就能把公司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些。 但在今年春节后,金立的工厂延期开工,原来的生产线很多没有开工。而在另一端,金立分销商在跟金立在要货,他们是可以卖出去的。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