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课程能赚钱?知识付费营销模式是不是传销?!
“知识付费”曾是2016、17年互联网创业的风口。一批“内容生产者”认为,让“知识变现”,是读书人“站着挣钱”的好机会。然而,进入2017年下半年,火爆的“知识付费”市场开始面临后续乏力的瓶颈。到了今年初“知识付费”竟然和“传销”联系在了一起。创造了“地铁丢书”“逃离北上广”等朋友圈刷屏案例的品牌 “新世相”近日推出的营销课程就引起了公众这方面的困惑。虽然该品牌已经停止相关课程的销售,但此举仍然为行业发展埋下阴影。 戳音频 听报道 3月19号,一则营销课程的广告刷爆朋友圈。原因很简单,“转发有奖”而且是“真金白银”。按照出品方新世相的介绍,参与该课程后会自动生成自己的分享海报,如果你的朋友圈里的有人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扫码购买,你就可以获得学费的40%作为回报金。邀请排行榜前列的学员,甚至还有价值五十万的新世相免费推送、高达万元的现金奖励。 腾讯此前发布的《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整顿新型多级分销欺诈行为的公告》明确禁止了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布分销信息,诱导用户进行的关注、分享或直接参与。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去比照,新世相读书会的营销课程确实违反了微信的平台的规定。 那么,如果我们放大到更广的公共领域,这一营销行为属于“非法传销”吗?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告诉记者,它基本符合传销的两个要件。 因为按照《禁止传销条例》传销主要是两个要件:一是组织要件,即发展人员组成网络课程营销,也就是“发展下线”特别是突破三级分销的。二是计酬要件,这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这两个要件共同构成了传销的“人员链”和“金钱链”,而在新世相的分级营销中,也涉及这两个构成要件。 赵占领提到的“发展下线”突破三级分销模式,实际上是,“新世相”课程营销是否违法的关键。“新世相”只有两级分销,此后发展更多用户将不再返利。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认为,这种做法规避了刑事风险,但是“新世相”仍然有可能遭遇民事追责。 目前,“新世相”方面已经道歉,并开放退款。但关于知识付费的营销阴影仍旧存在。前一阵子大火的三联中读卡也是这种营销模式。 在创造了1天超360万的销售额后,三联中读卡因服务器原因尴尬暂停。这种通过返利直接诱惑,而非内容稳定用户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付费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大量的知识产品打开率下降,复购率更是存疑。急躁的“流量变现”压力,最终导致了“传销手段”入侵“知识付费”领域。如此“裂变”不如说是一种“妖魔化的变异”。 记者:张 闻、冯 烁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