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休眠还能否唤醒7.12火星夏至已过科学家给出最后期限
发布时间:2023-07-17 10:00:5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在大家普遍认知中,中国的首次火星探勘车—祝融号和天问一号航天项目有着密切联系,并取得了众多成就。
然而,可能让很多人比较遗憾的是,在2022年祝融号进入休眠之后,
然而,可能让很多人比较遗憾的是,在2022年祝融号进入休眠之后,
在大家普遍认知中,中国的首次火星探勘车—祝融号和天问一号航天项目有着密切联系,并取得了众多成就。 然而,可能让很多人比较遗憾的是,在2022年祝融号进入休眠之后,本身应该在2022年12月会再次被唤醒,结果“休眠”进入之后,再也没有醒来,这让很多人都非常的焦急,毕竟这是我国的科学仪器,就这样损失了,似乎有点可惜了? 的确,我们都期待它能够再次苏醒,但是2023年已经到了7月了,并且火星的夏至也过了,那还有苏醒的机会吗? 这不,中国科学家在首期《未来中国》的节目之中,告诉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给出了祝融号苏醒的概率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了还是有希望的,那多久呢? 我们就一步一步的来了解一下,看看多久会苏醒过来,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没有。 的确,祝融号作为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它虽然只有高度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的“小身板”,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成果还是不少,也算是为我国火星探测开创了新格局。 那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成果呢? 第一、揭示了火星风沙雨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二、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曾经我国对这方面可以说都是模糊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数据。 第三、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除了这些之外,我国科研人员还发现,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含水铁氧化物等含水矿物、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川期的变化等问题。 所以,祝融号给我们带来的科学成果还是不少。 这不,在今年7月——上个月的7.12时段,北半球的火星夏至已过了,这段时间本来应当的是我国的祝融号天问一号苏醒的绝佳时机,结果祝融号还是没有苏醒,让不少人都感觉比较遗憾。 的确也是,祝融号如果错过了绝佳的苏醒时期,那么未来还要被唤醒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只不过,7.12火星夏至已过,这个最终的期限还是没有过的。 的确,祝融号苏醒并不是没有可能,虽然7.12火星夏至已经出现,但是火星与我们地球的季节性变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只是在夏至的时候,太阳在火星上的直射点将到达最北端。 而从时间上来讲,火星上的一天仅比地球上的一天长40分钟左右,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与地球的约23.5度也比较接近。 所以,火星上的每个季节持续时间大约是地球上每个季节的2倍,那这也意味着,这会的火星还是在最热的时候。 所以,苏醒的最后期限还是没有结束,而祝融号这会还是属于休眠的状态,只能说,火星上面的太阳板灰尘太多了,太阳光的接收还没有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没有达到启动的模式。 按照要求来看,祝融号要苏醒的话,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舱内的温度要高于-15℃。 第二、太阳能发电要满足火星车当天最小的用电量,要达到140瓦。 这两个条件满足之后,那祝融号也就完全会苏醒了。 而最后的期限,中国科学家贾阳在节目之中的确给我们说明了,从休眠到自主唤醒,从长的时间段来讲,就是从去年的12月到今年的12月,这就是它唤醒得时间节点,也就是最后期限就是在今年12月,过了的话,那基本也就没有多大的可能性了,所以,这就是中国科学家给出的最后期限。 从时间上来说,也算是进入到一大半时间之中了。 我相信我国的祝融号团队也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希望能够唤醒。 只不过,上面我已经说明了,祝融号该完成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且,本身从祝融号的设计来看,我国对祝融号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所以,从时间上来说,也是超额的完成了,这就是没有什么可惜的,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如果后面还有被唤醒,苏醒的机会,我们只是在不断的刷新我们在火星上的成就,足迹。 这个倒是挺好的,探索越久,说明我们获得的火星成果也就更多。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期待还有被唤醒的机会。不过,这个时间可能要长一点,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去发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迹象。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