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仅1600光年 初次在银河系中发现恒星级 休眠 黑洞
发布时间:2022-11-16 18:31:2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天文学家利用国际双子星天文台,发现了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这是首次在银河系中发现恒星级“休眠”黑洞。它距离地球只有1600光年,为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双星系统的演化提供
天文学家利用国际双子星天文台,发现了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这是首次在银河系中发现恒星级“休眠”黑洞。它距离地球只有1600光年,为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双星系统的演化提供了研究目标。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黑洞是宇宙中最极端的天体。所有大星系的中心可能都存在这些密度超乎想象的超级天体。恒星级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5到100倍,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仅银河系就存在1亿个这样的黑洞。但迄今只有少数几个黑洞得到确认,且几乎都处于“活跃”状态,这意味着它们会吞噬附近的恒星、伴星,并发射X射线。而“休眠”黑洞则没有上述现象,它们会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而也更难探测。 该团队最初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盖亚探测器的数据,捕捉到了由一个“隐形”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引起的恒星微小不规则运动,从而确认该系统可能存在黑洞。为了更详细探索该系统,El-Badry团队借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运营的国际双子星天文台位于夏威夷的广域多目标光谱仪,测量了伴星围绕黑洞运行时的速度,并提供了其轨道周期的精确测量数据,确定了中心天体是一个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10倍的黑洞。 仅凭目前的双星系统演化模型,天文学家很难解释盖亚BH1系统的特殊结构是如何产生的。具体而言,后来成为黑洞的恒星的质量至少是太阳质量的20倍,这就意味着它只存活了几百万年。如果这颗恒星和现在的伴星同时形成,那么前者应该会变成一颗超巨星,在后者还没变成如同太阳的恒星前,就会将其吞没。但事实却是后者存活了下来。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