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知识创作时代,谁是下一个被人选的人?
发布时间:2021-10-22 09:14:0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发展,是帮助公众打开视野、丰富文化娱乐方式的过程。 2000年前后,BBS双子星、四大门户、百度搜索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初代网民的新手村。这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激活了国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突然暴涨的用户需求甚至给互联网公司带
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发展,是帮助公众打开视野、丰富文化娱乐方式的过程。
2000年前后,BBS双子星、四大门户、百度搜索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初代网民的“新手村”。这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激活了国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突然暴涨的用户需求甚至给互联网公司带去巨大压力。腾讯早期团队甚至因为用户激增付不起服务器成本,萌生了“卖身”的打算。
紧随其后的双微平台,继续承接着网民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微博成为具象化的娱乐圈,微信为全民表达、全民分享提供阵地。一时间“人人都是自媒体”,内容出圈无所不在。随着内容创作产业的造富效应不断传导,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涌入市场。再加上,百家号、字节系、双微平台与数十个长尾平台提供的创作空间,彻底打通了内容—流量—广告分成的货币转化路径。
不可否认,这些图文与视频内容分发渠道创造了巨大价值。借冰桶挑战出圈的互联网公益,知识付费生态组成的“社会大学”,高效连接千行百业与兴趣圈层的内容订阅服务,将信息密度不断推高的梗文化,都在间接帮助人们建立起与时俱进的认知系统。
但问题出在了内容变现环节。
随着“内容即流量”成为平台与创作者之间的默契,大量以换取平台流量收入为目标的“快餐内容”充斥网络。这些内容要么是通过剪辑工具充当版权内容“搬运工”,要么是哗众取宠创造廉价笑容。
如果不加以节制,网民势必会陷入“奶嘴乐”的陷阱当中,整个内容产业也会“劣币驱逐良币”。
或许正是基于类似洞察,各大平台都在调整“唯流量论”的运营模式,加速出清低质量、无价值的娱乐内容,转而扶持有知识内核、能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优质内容。
而这次“娱乐向下,知识向上”的版本更新,势必会产生新的流量红利。
相较于注定被市场淘汰的搬运工与流水线作业者,重塑后的内容生态显然更利于泛知识创作者,和那些长期以来鼓励知识创作、丰富知识生态的自媒体平台。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