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三大应用场景安全隐患有哪些?如何解决?
2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5G安全报告》。 该报告对5G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场景以及产业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5G安全理念和应对思路措施,还对后续加强各方互信合作,更好地推动5G发展与安全进行了展望和倡议。 报告指出,5G的的三大典型场景安全防护问题表现为: 1、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方面,由于5G数据速率较4G增长10倍以上,网络边缘数据流量将大幅提升,现有网络中部署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在流量检测、链路覆盖、数据存储等方面将难以满足超大流量下的安全防护需求,面临较大挑战。 2、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场景方面,低时延需求造成复杂安全机制部署受限。安全机制的部署,例如接入认证、数据传输安全保护、终端移动过程中切换、数据加解密等均会增加时延,过于复杂的安全机制不能满足低时延业务的要求。 3、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方面,泛在连接场景下的海量多样化终端易被攻击利用,对网络运行安全造成威胁。5G时代将有海量物联网终端接入,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其中大量功耗低、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的终端难以部署复杂的安全策略,一旦被攻击容易形成僵尸网络,将会成为攻击源,进而引发对用户应用和后台系统等的网络攻击,带来网络中断、系统瘫痪等安全风险。 在5G安全思路和措施方面报告中主要提出了六个方面: 1、坚持发展与安全同步部署; 展望与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开放合作互信,共同应对5G安全风险; 以下为该报告的完整内容: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02/P020200204353105445429.pdf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