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盈利破局:挑战尚存 但美团不是归宿
但是新业务唯一存在的问题在于,在滴滴整体业务比重中的占比还是太小,赚来的钱还不够填补快车业务的亏损缺口。所以如果快车业务一直亏损,新业务一直赚钱,到底该不该把赚来的钱又赔在快车上呢?这是一个需要滴滴思考的问题。 总得来说,滴滴盈利绝非没有希望,三大板块业务中,至少有两大板块是能明显看见赢利点的,即使是快车业务,凭借着高度成熟的调度系统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也能看见不小的盈利希望。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如今滴滴手中的这副牌,赢面至少过半,如果现在和美团合并,其实就相当于在上桌前劝滴滴直接认输。那些认为滴滴会被美团收购的人,其实应该去问一问王兴,去年美团为什么不卖身阿里。 4 滴滴的未来 滴滴自诞生以来,身上一直背负着众多争议。 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大部分人会选择支持滴滴,因为滴滴打破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效应,方便了大众;但是站在商业投资的角度,又有不少人人认为滴滴的烧钱模式违背商业规律,是在欺骗投资人和破坏融资环境。 其实在我看来,尽管滴滴的烧钱模式确实存在一定的非理性成分,但是滴滴的出现,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滴滴对于整个社会的正面效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黑车市场实现了降维打击。 滴滴出现以后,有不少人调侃,当年的黑车司机现在都成了滴滴司机。但是在我看来,黑车市场作为一个灰色产业,将其置于平台管控之下,绝对比将其放任于黑暗之中更加安全。 第二,推动了出租车价格透明化,有效打击了宰客行为。 相信不少人当年都有过打出租车被宰的经历,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城市打车。但是滴滴的的出现,在将打车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同时,也让打车的价格变得更加透明。 第三,对闲置运力的高效运用,提高了城市交通负载水平。 滴滴的出现,让大量城市私家车得以进入网约车市场,提高了城市运力。同时在车辆调度方面,凭借着更强大的调度系统,滴滴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空驶避免运力浪费。 不过商业社会从来不讲江湖道义,滴滴虽好,也得遵循商业规律,如果迟迟不能盈利,滴滴也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以往对滴滴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安全问题和合规问题,但是随着滴滴自身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合规化的逐步推进,这两个问题也正在被慢慢解决。 所以在我看来,滴滴目前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在于盈利风险。 亏损七年的滴滴,不管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还是从持续发展的角度,都必须尽早解决盈利问题。而滴滴要想实现整体盈利,就必须解决快车业务的亏损问题。 滴滴快车亏损问题的解决,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借助调度系统、无人驾驶等科技手段,实现成本的跨越式下降,从而盈利。 这是滴滴目前正在走的路,也是最符合科技行业特征的一条路。但是这条路的风险在于,5G时代无人驾驶到底能不能普及,还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种可能,是将快车业务拆分挂靠政府,成为一家吃补贴的“出租车公司”。 前文说过,快车业务和出租车其实本质上并不区别,这种同质化其实也包含了社会效益。但是这条路基本走不通,赚钱的业务自己留,亏钱的业务让政府兜底,这种好事大概只存在于想象中。 第三种可能,则是将快车业务直接砍掉,只留下盈利风险较低的专车业务和盈利能力较强的新业务。 横向对比之下,这个方案反倒是可操作性最强的,变动因素基本可控。但是如果砍掉快车业务,滴滴就将面临体量和估值的腰斩,而且面对5G时代的不确定性,这种行为到底是壮士断腕还是挥刀自宫,我们也不能预料。 总得来说,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们还是希望滴滴能够打赢通关,为整个网约车行业摸索出一条可行的盈利之路。但是在真正打赢这场仗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看好。(来源:互联网圈内事 文/猪九诫)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