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2B端产品的设计理念如何落地一个需求?
为什么B端的需求这么难做?(1)产品架构复杂,功能庞大 往往B端系统数据结构比较复杂,而事故严重度又比较高,对产品经理考虑的严谨性要求比较高 (2)用户思维和客户思维的转化更难 往往产品经理刚入门的时候,会去在意用户的体验性,考虑交互、样式和用户心理;但是到了B端,价值 》流程 》体验,如果过分考虑体验,那么就本末倒置了。B端的业务,产品经理很难站在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因为你很可能不是这个场景下的使用者。 (3)难以深入理解业务和市场 如果B端的产品经理不能深入理解业务和市场,在你聊需求的时候,你可能跟客户都是牛头不对马嘴。B端产品经理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是要比客户更加懂业务! (4)客户角色多,需求描述不清 客户角色多元,需求提出方可能并不是系统的使用者。管理者提出的需求可能会干扰需求的优先级决策;很多B端产品经理无法区分关键角色,从而对需求的本质判断不正确 是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值得做?其实今天想讨论的并不是需求值不值得做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到足够再写一篇《B端产品系统如何规划》。 但是并不是所有提出的产品需求都需要去做,或者说需要马上去做的。举个产品社区经常讨论的问题:拼多多是否应该去做购物车? 讨论价值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的反问几个问题。 需求的价值 暂时把它称为提问法,我觉得产品经理在讨论需求价值的时候,一定要有问到底的精神,等一层一层揭开后,答案就很明显了。 拼多多可以不做购物车,因为购物车的价值在于给予用户思考周期和囤货的选择,而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以商品聚人,打造拼团的紧迫模式,用户的思考周期越短越好。就算不做购物车,拼团的主流程仍然正常进行,所以商业模式决定拼多多目前可以不做购物车。 确定要做一个需求之后,我要做什么?我拿一个小需求举个例子。曾经听过团队中的新人产品经理与客户沟通需求,需求的大概是做一个停车场的访客车辆管理系统,我们的产品经理“便秘”式地跟客户了解需求,想到一个问一个,双方沟通非常的累。
类似这样的对话,一直在上演着。 B端产品设计步骤(1)明确使用场景 遇到上述场景的时候,其实是没去思考场景。 就访客车的需求,我们先理一下,什么时候会用到访客车辆管理功能。
(2)确定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做一件事的根本需求,核心目的。 我们之所以先去不断推演功能的使用场景,是希望能从使用场景中得到功能的核心需求。 比如我们发现上述场景中,访客车辆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减少/取代停车场保安登记车辆信息的需求。想的再全面点,就是车辆信息的登记管理、进出记录统计、异常处理(车辆停放问题,紧急需要联系访客车主)。 而不是访谈中关心的免费、收费功能。 (3)参与角色、端、子业务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聊过角色、端和子业务了,现在我们看看怎么把他们带入我们的产品设计。 参与角色:访客管理可能涉及到的角色有:业主(拜访对象)、物业(设置访客权限的人)、访客(有访客需求的人)、保安/收费员(登记核实的人)。 产品设计到的端:按照不同角色,对应到系统不同的端。物业需要在管理后台设置权限(PC),业主和访客可以在用户端(H5或小程序)、保安/收费员智慧收费终端(移动端或PC)。 涉及到的子业务 : 子业务是越全面越好 (4)流程与异常 已经明确了功能设计的角色、端和子业务,在画图之前还有一部必不可少的工作:理流程。 之所以要强调必不可少的原因是,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不愿意或者不会这一步了,其实与C端不同的是,B端太重业务,业务的复杂度决定我们是绕不开流程图的。 举一个访客自助登记的流程作为例子: 主流程 流程图(泳道) 流程图要点:
(5)信息结构图 看产品群里很多刚入群的新手总是提问信息结构图是什么,大家还是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按页面为单位,把页面上的元素都列出来。 我觉得产品结构图是必要的,2个原因: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