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年联想,尚能饭否?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图 / 联想官方 联想的营收增速一直呈下降缓升态势,自2018年第一财季的增长19%开始,到如今一路下滑。日前联想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该财季营收135.2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 为数不多的亮点还是来自传统优势,即在PC业务上的营收。根据联想提供的数据,该财季联想PC全球市场份额达24.4%,位居出货量首位,销量同比增长7%。但目前这一业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竞争对手虎视眈眈。 而对于联想的第二大重头戏移动业务部门来说,仍然压力重重。财报显示,移动业务的税前利润同比高出1.6亿美元,截至9月30日,六个月移动业务收入30.12亿美元,同比下降7%。 另外,与PC、移动业务相比,数据中心业务疲软状态还未解除。财报显示,报告期六个月内,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为26.87亿美元,占总收入10%,同比下降15%。数据中心业务亏损1.03亿美元,同比收窄2000万美元。 细看联想的业务布局,PC业务仍是联想的重要阵地,而移动业务和数据业务在整体布局中已出现失衡状态。这无疑是一种隐患。 杨元庆曾在开会时公开批评联想移动高管,“用榔头也敲不醒你们”。对于已近中年的联想来说,也该醒醒了。 被围攻的PC PC一直是联想的命根。 据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前六个月,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收入202.87亿美元,同比增加8%,占同期总收入的78%。在上一财年,这一占比为74%。 值得一提的是,在细分品类中,联想产品的增长率要高于大市,其中工作站为15.9%、轻薄本为15.3%。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称,PC业务在中国有超过40%的份额。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也表示,PC依然是增长的动力,虽然受限于宏观环境和CPU的短缺,但市场需求仍然很高。 CPU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PC行业,这甚至一度影响到了英特尔的营业收入。其在财报中承认,“由于CPU供应短缺而影响了整体收入”。 对于一度被唱衰的PC产业,杨元庆却表现得十分乐观。“PC虽然是单位数的增长,但它是信息的创造性工具。未来只要世界充满创造力,PC就不会被取代。” 从本季财报来看,联想整体业务的增长幅度相较过去几个季度也有所放缓。 今年上半财年联想整体收入同比去年仅增长3%,联想对此的解释为数据中心的放缓从而导致整体利润增长放缓。另外,联想2018-2019财年个人PC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产品线。目前,联想PC系列价格涵盖低中高端不同档位。 在联想经销商齐伟的主营范围中,联想系列电脑占到了六成多,其它品牌有华硕、宏碁、神舟、华为、小米等。齐伟透露,联想自有品牌的笔记本销量始终不如ThinkPad系列。 “很多客户都是奔着ThinkPad系列来的,而他们购买ThinkPad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使用该系列,从使用习惯上来讲已经适应,并且Windows系统要比Mac拥有更好的软件适配力。”齐伟说。 据齐伟介绍,他从事联想电脑经销已近二十年,从刚开始的台式机到现在的轻薄本、游戏本,经历了PC从红火到日益衰落的全过程。“不仅是联想,整个国内PC行业都过得不好。” 其实,国内PC销售放缓的现象早在2011年便已开始发生,在联想品牌旗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是商务系列,而除此以外的领域则在大幅下降。 不仅是联想,在Gartner的排行中,国际品牌戴尔、惠普、宏碁也有不同程度的放缓。而东芝、索尼等老品牌则跌下神坛,取而代之的是苹果等。 联想8月份的财报更加佐证了齐伟的感受。这份财报显示,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销量表现不尽人意,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双位数下滑。 刘军在总结原因时称,这主要是受到经济周期性的影响,“大环境和市场对我们充满挑战”。 不仅是PC业务出现了下滑趋势,平板电脑也是如此。 据IDC第二季度平板电脑出货量统计显示,过去六个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长率仅为1.4%,2019年第三季度共售出567万片平板电脑。 其中,苹果占据第二大市场份额至33.8%,小米占市场份额为5.9%,联想占市场份额为4%,排名第四。 “联想这几年过得的确不太好。”另一位从事电脑的批发商唐宇称,在经历了总部事件、5G投票事件等风波后,联想在社会民众中的声誉受到影响。除了ThinkPad品牌的忠诚用户,现在来买联想电脑的普通用户在逐渐减少。 唐宇说:“目前电脑的主力购买人群仍以年轻人为主,尤其是00后,但他们现在大多会选择华为、小米等新晋互联网品牌。” 齐伟和唐宇告诉“子弹财经”,购买传统电脑品牌的人群还是以70-80后居多,而90-00后除了购买华为、小米,他们的另一个选项是苹果电脑。 多种不利因素蚕食着联想在PC业务上的竞争力。但与华为、小米等将PC业务只是作为拓展领域之一不同,PC业务却是联想的重心,这也意味着联想在这一阵地不容有失。 但PC战场的厮杀向来激烈。 根据Gartner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1.1%。总出货量为6800万台,高于2018年第三季度的6700万台。 2019年第三季度,联想以24.7%的市场份额和5.8%的增长率保持了第一位。公司在日本、拉丁美洲和EMEA地区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在日本,联想、富士通和日本电气这三个品牌的总发货量中,联想占45%。 另外报告指出,在美国市场,2019年第三季度PC出货量总计1480万台,较2018年第三季度下降0.3%。 尽管惠普出货量下降了1.9%,但还是以29.6%的市场份额位居美国首位。戴尔仍以26.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联想则以1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而IDC给出的报告则显示,联想的全球市场份额是24.6%,而惠普的全球市场份额由此前的22.5%提升至23.8%,目前双方差距仅0.8%。这意味着联想不仅面临国内对手的竞争,国际对手的威胁也不可小视。 诚然,PC这张王牌依然攥在联想手中,但随着惠普、戴尔在海外市场的反击,以及华为、小米等国内品牌的夹击,联想颇有点“群狼环伺”的味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或许已不再是勇者。 扶不起的移动 联想的移动业务终于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了,却依然被人诟病。 据财报显示,移动业务税前利润同比高出1.6亿美元。截至9月30日前六个月,移动业务收入30.12亿美元,同比下降7%至30.12亿美元。 联想的移动业务可谓经历了艰难险阻,也入了不少坑。这是留在联想身上永远的伤疤。 联想移动手中曾经的王牌——联想、ZUK、Moto,最终也只剩下Moto品牌在孤军奋战。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联想手机业务这一局面源于领导层的混乱,而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 “品牌乱,部门乱,移动业务没有起色的多半原因在于领导层的决策,摸不清打法。”严良曾是联想移动部门的一员,他对“子弹财经”说,联想的企业文化基因决定了一切,光是他在职时品牌战略就曾一时一变。 另外,注重销售部门是联想移动业务的一大“传统”。严良告诉“子弹财经”,联想移动部门一直将业务重心放在出货量之上,研发却是其次。“手机部门最重要应当是研发,但联想却把它们调换了位置。” 这只是联想手机业务溃败的开始。在小米、荣耀等手机品牌以互联网模式兴起之时,杨元庆与刘军曾就该模式深入探讨过,但其二人均未意识到它会对联想移动业务带来何种影响。 “那个时候OV都开始调整船头攻互联网手机市场了,但联想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严良称,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联想手机业务的高层领导总在不断变换,缺乏核心领导力。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