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给了中国汽车业慢考虑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1-10-21 13:09:37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彬表示:我们总在说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十几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一个芯片就可以影响我们一年几百万辆汽车的产销,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脆弱的集中反映。令人担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彬表示:“我们总在说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十几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一个‘芯片’就可以影响我们一年几百万辆汽车的产销,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脆弱的集中反映。令人担心的还有工业传感器、基础工业软件、特种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等一系列供应链上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
[ “7、8月缺芯最厉害的时候,芯片满足率甚至不到20%,进入9~10月,芯片短缺的情况稍微好转,但满足率依然不超过50%。” ]
[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不足150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份额的4.5%;而中国整车占据全球业务的30%。 ]
度过最“黑暗”的三季度,汽车芯片短缺看似有了好转的迹象,但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世中国”)等Tier1供应商近期在与汽车厂家确认2022年采购需求时,不少厂家都扩大了订单的规模,导致博世中国等供应商2022年收到的订单总数比2021年扩大了1倍。超额下定不仅超出了供应商和芯片原厂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满足合理需求的难题。
“正常情况下,企业提前半年到1年去下订,现在大家都紧张,普遍以超额下订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供应安全,寻找资源、抢占资源、锁定更多资源,导致汽车芯片供应体系处于近乎崩溃的状态。每一家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中汽协副秘书长李邵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杨大勇也表示,他几乎每月都有一周的时间待在上海“找芯片”,最近一次是10月15日。“感觉情况还不是特别的乐观,今年的四季度不会在芯片上有太大的改善,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中。”杨大勇说道。
多位车企高管与行业专家认为,始于去年初的汽车芯片危机在明年三季度前不会得到缓解,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认为未来10%~20%的紧缺将成为常态。
“我们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十几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一个‘芯片’就可以影响我们一年几百万辆汽车的产销,汽车供应链生态如此脆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脆弱的集中反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说道。
(编辑:通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